发布于 2025-08-25 12:16:06
01
神经影像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研讨会
当阿尔茨海默病(AD)这个 “记忆小偷” 悄然逼近时,人类从未停止过寻找早期发现它的方法。
2025 年 9 月 6 日至 8 日,一场汇聚全球顶尖脑科学研究者的 “神经影像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研讨会” 在三亚崖州湾千鹤国际交流中心拉开帷幕。
02
9 月 6 日-9 月 8 日
03
会场地点:三亚崖州湾千鹤国际交流中心
这场由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主办、宣武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学术盛宴,带来了 AD 早期诊断与干预的最新突破。
诊断标准革新:一滴血就能预警 AD?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韩璎教授带来的 2024 年 AD 诊断新标准,让早期诊断迈出关键一步。该标准首次将血 p-tau217纳入定性诊断核心标志物,无需腰椎穿刺,仅通过血液检测就能在症状出现前识别病变。更重要的是,新标准结合标记物分期与临床症状分期,为医生提供了 “双维度” 诊断工具,堪称 AD 诊断的 “里程碑”。
深圳湾实验室郭腾飞博士则通过多模态影像技术,追踪了 AD 病理的 “时间线”:从 Aβ 斑块形成,到 tau 蛋白缠结扩散,再到突触损伤与脑萎缩,呈现疾病进展的连锁反应,为精准预测病情提供了新依据。
影像技术突破:给大脑做 “精细 CT”
北京师范大学贺永教授团队构建的 “全生命周期人脑连接组模型”,如同绘制了大脑从发育到衰老的 “动态地图”。
如何解析人脑网络的复杂演化规律,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脑网络发育图谱和参考标准
杭州师范大学臧玉峰教授则将两种技术 “强强联合”: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定位 AD 患者后扣带回的异常脑活动 —— 这里恰好是 β 淀粉样蛋白沉积的 “重灾区”,再通过经颅磁刺激(TMS)精准调控,实现 “定位 - 治疗” 一体化。
对AD异常脑活动进行个体化精准定位TMS治疗,有望改善症状、延缓其病情的发展。
跨界新发现:肺微生物竟与大脑有关?
华南师范大学王金辉教授的研究揭开了一个新奇关联:肺部微生物的变化可能通过 “脑 - 肺轴” 影响大脑健康。通过分析脑影像与痰液样本,他的团队发现某些肺部菌群失衡与记忆相关脑区的结构改变存在关联。这意味着,护肺或许能成为预防 AD 的 “新思路”。
会议亮点速递
本次研讨会星光熠熠,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叶朝辉等学界大咖出席指导,20 余位专家围绕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无创治疗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海南大学作为主办单位,其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脑科学技术转化领域的成果备受关注。
从一滴血的检测到全脑网络的解析,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临床的治疗革新,这场研讨会不仅展现了 AD 研究的最前沿,更让我们看到:早期发现、精准干预不再是奢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阿尔茨海默病这个 “世纪难题”,也许将被人类智慧破解。
议程时间安排表
诊方能早治,科技守护记忆9月三亚,共启AD精准诊疗新时代!
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
二〇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